一、本学院招收调剂生专业
清洁能源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方向)(非全日制) 代码:085807
二、调剂要求
1.分数:考生初试成绩总分及各单科分均达到国家规定的A类地区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报考专业:原报考专业与申请调剂的专业应是相同或相近专业,如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技术、核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等。
3.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4.“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设立的2023年研招调剂服务系统一经开通,请所有拟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到研招网调剂系统申请(原则上差额比例不低于120%),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否则调剂无效。
三、调剂流程
1.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学院审核调剂考生的申请,确定考生是否符合调剂要求;
3.我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向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网上发复试通知;
4.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点击同意参加复试。
四、复试时间及内容
1. 复试时间
学院拟于4月7日-8日面向调剂考生开展招生复试工作。
(1)资格审核
时间:4月6日下午15:00-20:00。
请各位考生按照《金沙js9线路中心金沙202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及调剂志愿复试考生上传复试资格审查材料的通知》/a3/00/c2462a238336/page.htm要求于4月6日20:00前上传复试资格审查材料
(2)远程网络模拟演练和系统压力测试
时间:4月7日9:00-11:00
请考生务必参加,以免正式复试时出现异常情况影响复试。并请按照《金沙js9线路中心金沙202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远程网络复试考生操作指南》/a2/fd/c2462a238333/page.htm做好相关准备。
(3)面试
时间:拟定4月7日下午13:00开始(以正式复试通知为准)
地点:线上形式
注:如有调整,学院将第一时间在“官网主页-学院公告”发布相关通知(/2462/list.htm)。
请提前查看考场、调试好设备准时参加!
2. 复试内容
复试采用线上方式。
采用教育部学信网开发的“研招远程面试系统”进行远程面试(具体操作详见学院网站),腾讯会议为备用平台,复试小组成员线下集中参加复试工作。复试前分别组织专家成员和考生进行模拟演练,确保正式复试时能顺利开展。
(1)将原定复试中笔试科目相关内容、知识点合理融合到面试过程中,适当提高初试成绩占比,不再安排笔试考核。
(2)复试主要包括英语能力测试、专业综合测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复试成绩由上述三部分测试成绩相加,其中英语能力测试总分50分,专业综合测试总分100分,综合素质能力测试总分100分,复试成绩总分为250分。
(3)上述三部分测试全面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守信等方面),既往学习情况、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潜力和和创新能力;外语能力等。
(4)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线上复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满分250分。
注: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总成绩低于150分)将不予录取。
五、专业简介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简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
085807 清洁能源技术(非全日制) 备注: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并网与消 纳、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新型电力系统优 化运行、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即清洁能源 技术(新型电力系统)。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2电力系统导论 | F007:电力系统设备与接线 |
备注:复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相同;拟招人数将根据国家及学校正式下达规模数及实际生源情况作相应调整。
(一)清洁能源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方向) 代码:085807
本领域面向国家能源“双碳”战略目标,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方向,聚焦新能源并网与消纳、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低碳综合能源系统等研究方向。该方向拥有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科研发展态势。目前拥有教授2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0人,拥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5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本领域研究课题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各级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工业企业等。该方向每年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 本领域拥有国家级新能源电力系统教学实验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力电子化电网研发服务平台、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重点实验室、现代城市电网综合仿真中心,以及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综合自动化实验室、风力发电技术实验室等,软、硬件设施适应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最新发展,方向研究条件良好。
六、学院简介
金沙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建校之初的电力科,经历了电力系、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为顺应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布局调整需要,2012年10月成立金沙。学院缘电而生,倚电而立,随电而进,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电力特色最鲜明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0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青年人才计划1人,其他省部级人才20余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留学生合计3400余人。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国首个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并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目前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清洁能源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电气工程学科是上海市“一流学科”(培育)和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学科。学院拥有“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力安全与节能”、“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并拥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电工电子”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拥有省部级平台“电站自动化技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力电子化电网先进测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电力能源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高效电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学院积极对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围绕国家能源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科学前沿,积极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布局了“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电力电子化电网演变与稳定”、“低碳智慧配用电”、“城市能源互联网”等主干研究方向。建立了海上风电接入与新型电网规划、新型电力系统多形态主动协同、配用电数字孪生等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探索协同创新、国际化的一流学科建设道路。近5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大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6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3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上海市一流课程3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7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6项(含一等奖3项)。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双创育人文化氛围。学生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上海市特等奖和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上海市银奖,“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金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铜奖。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都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还获得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每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整体就业率在98%以上,电力行业就业率在85%以上。
在学校70几年发展过程中,金沙一直以培养优秀电力工程师为己任,为相关行业培养了三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在本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